胡尼是一位古埃及国王,也是古王国时期埃及第三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。根据图灵王表,他普遍被认为在位24年,约公元前2613年去世。
关于胡尼统治期间发生的事情,多出自第三王朝末期至第四王朝初期几名高级官员的墓志铭文。它们表明,胡尼统治时期必定是古王国鼎盛时期的开端。这些碑文首次清晰地揭示了国家的权力结构,其中,各省长和维齐尔都拥有重要的权力。《梅特金墓碑铭文》还首次在埃及历史上提到,高级官员和祭司的头衔只能通过父亲传给儿子的继承方式传承下来。
有学者认为,赫拉克利奥波利斯大城(Heracleopolis Magna)可能就是胡尼创建的。在古王国时期,这座城市被命名为Nenj-niswt,这个名字的象形文字与法老的椭圆形名称完全相同。
胡尼或许深受臣民们的爱戴,在他死后,民众对他的祭拜似乎一直延续了到了中王国时期。巴勒莫石碑是在胡尼死后一百多年雕刻而成,上面记载着人们向一座胡尼神庙的墓葬群捐赠的痕迹。写于第十二王朝时期的《普里塞莎草纸卷》中也提到了胡尼的名字,这进一步证明胡尼死后很久人们仍然对他念念不忘。
胡尼死后,其王位由斯奈夫鲁(Sneferu)继承,后者也是第四王朝的创始人。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位法老具有血缘关系,但斯奈夫鲁的母亲梅雷桑赫一世(Meresankh I)皇后的名字并没有资料将之与胡尼的女儿或妻子联系起来。另一种观点则基于历史学家曼涅托(Manetho),他在《埃及学》中声称,随着斯奈夫鲁的登基,另一个王室掌权,一个新的王朝由此建立。
--**--